听说很早曾经人们也吃月饼,但当时的姓名不叫月饼,人们称为“胡饼”。由于那时的月饼主料以胡桃仁、葡萄干等果脯为馅,因此而取名“胡饼”。
月饼的来历听说是在唐朝的时候,有一年八月十五晚间杨贵妃和唐玄宗一同赏月,侍女们送上的夜宵便是这种“胡饼”,杨贵妃非常喜欢吃,就问这种饼的姓名,有个宫女说是“胡饼”,杨贵妃觉得这个姓名不好听,于是唐玄宗就说这饼很像是天上的圆月,干脆就叫它月饼好了,于是,后来就将“胡饼”改名成了“月饼”的姓名。
后来从皇宫流传到了民间,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,就有了吃月饼赏月的风俗。“胡饼”的姓名很自然地也已被“月饼”的姓名所替代,一些配料也各尽自己的口味,品种繁多起来。因此月饼也成了老百姓们都非常喜欢的赏月佳品。
吃月饼是八月十五的主题,每个家庭在这天都会吃月饼,由于这已成了风俗,并且,人们又赋予了月饼多层的文明元素,象征着团圆和幸福生活的满意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,小编的老婆也是有模有样地学着曾经我母亲的做法分享月饼,回味起来还真是高兴。
曾经和母亲在一同过八月十五的时候,吃过晚饭,母亲就会把小方桌搬到宅院里,擦拭干净,摆上月饼,苹果等,然后面临圆月免不了一番祷告,请求家庭平安,五谷丰登。然后,全家人坐在一同,家里有几口人就要把月饼切成几份,每个人一份,母亲说团圆团圆这样才叫团圆、满意。
母亲说,这是吃月饼的考究,我想想好像也有道理。当时年纪小,家里兄弟姐妹又多,家庭生活困难,一斤月饼全家人分吃,我还真吃不够。过了八月十五总是盼着下个八月十五快点到来,月饼的滋味和那种局面,想想心里都是甜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