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内蒙古月饼,我一直觉得它绝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,它同时也满足了我对美食的很多想象,让我愿意去探索那些美好的食材背后,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。那清香的莲子,加清水煮至软烂,用油和糖细细翻炒,成为细腻的莲蓉;那香甜的红枣,去核蒸透,做成枣香浓郁的枣泥馅儿;还有那原本平淡无奇的白芸豆馅,加入蔓越莓、咖啡、抹茶……就能变出很多新鲜又充满诱惑力的口味。有时候小小的改变,却能迎来巨大的惊喜,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体验。
很多年前养成了每到中秋都必须折腾月饼的习惯,也是在很多年前开始在下厨房上传月饼的食谱。我反复去尝试那些更好的配方,希望将我体验到的那一点点惊喜传递给更多的人。用85℃的热水和面能做出酥松到的酥皮月饼;用更好的水分配比做出软糯且冷藏保存后不会变硬的冰皮;以及更多的奶油皮法式饼皮带来的不同滋味……很多个夜里我浏览下厨房里几百上千个跟着我的食谱做出的作品,隔着屏幕感受电脑另一头的欣喜和满足,一句“君之的方子果然好吃”,所有的忐忑转化为心安。因为,我对月饼是真爱。因为是真爱,也迫切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它的美。以至于今年中秋决定定制一款月饼礼盒时,我竟有些诚惶诚恐。
其实这些年一直有很多人在问我中秋会不会推出月饼礼盒,我一直在犹豫。但今年,跟我妈提起这个话题,她的一句话很鼓励我,她说:“当然要做啊,为什么不做呢?你那么喜欢月饼,又那么有想法,你把你的想法都做到月饼里,定制一批,那今年我直接跟你定几十盒就是了,也不用绑你回家做月饼了!”——没错,在此之前,她一直在抱怨中秋我留给她的时间太少太少,准确的说是做月饼给她的时间太少太少,而她的朋友同事们,几乎每年都等着我的月饼。而我往年交友不慎结识的一帮“狐朋狗友”,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。陪我一起尝遍了几十种不同口味的月饼,陪我慢慢修改配方,慢慢挑选配料,慢慢选定终入选礼盒的品种。
是的,不仅是品种、选料要精益求精,因为是正式出售,证照必须齐全,必须符合标准,月饼必须在正规的场所,卫生的环境,进行严谨的操作。所有一切都必须做到好。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。从初的70多种口味,用了60多个日日夜夜,一点一点的取舍,一点一点的调整配料的比例,一点一点的让我心目中的月饼礼盒慢慢呈现,一点一点让它变得更完美。终,凝练成的是8款口味、造型各异的月饼。